据央视新闻报道,“升级版限塑令”1月1日起正式上路。很多人在2021年的第一天发现,原先奶茶店、快餐店、烘焙咖啡店提供的一次性塑料吸管不见了,它们或被换成了纸质吸管,或被改成了聚乳酸可降解吸管,还有的被可以直接饮用的杯盖代替了。
时隔12年,“限塑令”再度升级。2020年1月,国家发改委、生态环境部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》,规定到2020年底,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。
资料显示,环境降解塑料的降解过程主要涉及生物降解,光降解和化学降解,这三种主要降解过程相互间具有增效、协同和连贯作用。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,我国目前经营范围含“生物降解、光降解、化学降解、可降解”,且状态为在业、存续、迁入、迁出的可降解相关企业近8,400家。
地域分布上看,我国可降解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云南省,近5,000家相关企业,占全国近6成。广东省以超670家相关企业位居第二位,安徽省和山东省均有超过300家相关企业。
近十年来,我国可降解相关企业(全部企业状态)年度注册数量与增速呈稳定上涨趋势。截至目前,以工商登记为准,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,我国2020年新增可降解相关企业近2,300家,较去年同比增长38%。
此外,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,不少奶茶店,快餐店、烘焙咖啡店等纷纷开始使用的聚乳酸可降解吸管,是以玉米、甘蔗等作物为原料,经过一系列复杂工艺生产而成。在堆肥的条件下,只需要90天就会降解完成。分析人士认为,塑料吸管禁令开始正式实施,这将给可降解吸管的实际需求带来巨大增量。
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,我国目前经营范围含“聚乳酸”,且状态为在业、存续、迁入、迁出的聚乳酸相关企业近200家。截至目前,以工商登记为准,我国2020年新增聚乳酸相关企业(全部企业状态)约48家,同比增长近129%。 |